重要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2021-2022年度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结果发表时间:2023-06-09 10:38 为了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并不断提升县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十四五”时期继续组织开展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第三方评估。根据5月15日发布的2021—2022年度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情况通报,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表现在人才梯队持续优化、专科设置逐步完善、诊疗能力进一步增强、医院运营模式开始向精细化转变、功能定位进一步落实以及设施设备持续完善等方面。 然而,评估结果也揭示了一些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县医院能力提升进展不均衡、专科建设与目标要求还有差距、人才队伍与医院发展建设还有差距以及设备配置与临床需要还有差距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如多措并举推动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充分发挥县医院在县域内的龙头作用和城乡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并持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其中,在多措并举推动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方面,要求各地要落实好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的各项工作要求,做好“组团式”帮扶、三级医院对口帮扶、“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千县工程”等工作,并按要求发挥好中央对地方卫生健康转移支付县域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项目支持作用,提升县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满足县域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要。同时,还要求充分发挥县医院的县域龙头和城乡桥梁纽带作用。一是要补齐县医院管理能力短板,推动县域医疗资源整合共享,有效落实县医院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依托县医院推动县域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消毒供应等医疗资源共享,推进县域医共体内的医疗质控、人力资源、运营管理、医保管理、信息数据等高质量管理。二是要巩固与城市三级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关系,畅通城乡双向转诊通道,落实县医院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早在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要求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发挥县域医疗中心作用,为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打下坚实基础。方案强调推动资源整合共享,发挥县医院在分级诊疗体系中的“龙头”作用,落实其功能定位。县医院需牵头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远程医疗协作网,统筹管理县域医共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逐步将县域内常见病、慢性病引导到基层就诊,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营养、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与城市三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关系和双向转诊通道。 冠新软件作为长期深耕县域卫生信息化的专业厂商,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服务于医疗卫生行业,依靠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客户资源,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到国家、各省、市、区县、乡镇、村社。公司先后承担过多项国家重大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包括县乡村一体化、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疗大数据应用及近两年的疫情防控等项目,培养了一大批行业专家。 公司还参与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编写的《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指南》,支持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共同研究制定的《县域医共体建设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以及参与编写“千县工程”信息数据中心的建设指南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冠新软件以基层医疗健康需求为核心,以医共体为载体,以信息化为手段,制定了省统筹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框架,以支持高质量县域医疗体系的建设。 公司以医共体平台提供的业务融合支撑能力为源泉,以统筹推进“防筛诊治管”慢病管理全周期服务为目标,构建了“2+3”慢病管理底座+多样化、个性化健康服务包的新模式,从而打造“预防为主,多方联动,精准服务,自我管理”的数字化慢病管理网格,“2+3”慢病管理底座囊括了居民、基层医疗机构、县级医疗机构及专家团队等角色,“防筛诊治管”等健康管理阶段,建立起对慢病人群的全流程连续性健康管理的整体框架,同时具备流程动态化定义、规则个性化适配、智能知识无感化介入、工作界面集成化呈现等创新特色,不仅能满足当前各病种的指南和共识诊疗方案的实施,还能支撑诊疗方案的持续优化演进以及更多病种的实施。 总之,冠新软件凭借多年来在县域卫生信息化领域的专业积累和不断创新,为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未来的发展中,冠新软件将继续以居民健康为中心,以产业互联网为创新动力,以主动健康、医防融合为核心理念,通过政府部门联动,供给侧科技发展和共享协同,居民主动健康意识和能力提升,健康数据网全面联通和服务保障,促进县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建成人民共建共享的健康生态有机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