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国家卫健委推广这一地家庭医生签约模式发表时间:2023-03-24 09:58 近日,新疆卫生健康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医保局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强化“五个拓展”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家庭医生签约拓展内容,并突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 这份地方文件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官网页面公布,其意味不言而喻:这种好经验,值得表扬或者推广。 作为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重要改革措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推出,目的是改变以医院和疾病为中心的模式,转而以人为中心,面向社区和家庭,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并为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奠定基础。 《实施意见》提出,家医签约服务要强化“五个拓展”,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由团队签约向与医生个人签约拓展;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二级、三级医院拓展,引导符合条件的二级、三级医院的医师加入家庭医生队伍;由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向民营医疗机构拓展,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参与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全科向专科拓展,提供签约服务的医生以全科医生为主,也可是在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其他类别临床医师(含中医类别)、乡村医生及退休临床医师;由固定1年签约周期向灵活签约周期拓展,逐步建立灵活、稳定、信任的签约服务关系。 《实施意见》要求,推进互联网签约。基于区域健康信息平台,搭建或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线上为居民提供签订协议或续约、健康咨询、慢病随访、双向转诊等服务。推进互联网签约,加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技术支撑;提升家庭医生的医疗服务能力,普遍将中医药服务纳入签约服务内容;加强全专结合、医防融合,推动有序就医。 《实施意见》要求,提高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质量。对签约居民按要求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对慢性病的预防指导,大力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向有个人意愿的签约居民开放。同时,根据签约居民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按照“六个一”方式加强健康管理,即面对面签定一份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建立一份电子健康档案、开展一次健康评估、制定一个健康管理方案、确定一份服务时间表、填写一份连续服务记录,努力为签约居民提供优质的健康教育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健康咨询服务。结合签约居民基本健康情况,通过面对面、电话、社交软件、家庭医生服务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多种形式,为签约居民提供针对性健康咨询服务。 家庭医生主要承担着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自2009年全国启动新一轮医改以来,新疆始终把基层医疗卫生作为综合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升级、优化基层医疗卫生体系链条和服务链条,完成全疆1026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卫系统建设,511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业务信息系统管理,实现了家庭医生全覆盖。 早在2016年12月27日自治区卫计委下发《关于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通知(新卫基层卫生发【2016】28号)》红头文件,要求自治区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化管理工作。提出要在全疆推广基于“互联网+”形式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通过“信息系统+手机APP”方式搭建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的交流平台,为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提供信息咨询、交流互动、患者反馈、健康管理等便利服务,用于家庭医生与服务对象签约服务的管理。 居民通过登录居民健康APP查阅自己及家人在医疗机构就诊的电子病历,查询自己及家人“全民体检”的体检档案、公卫随访记录。另外,还可以在线向家庭医生进行健康咨询,由签约医生予以远程解答。 截止2022年5月31日,全疆已完成85个县市的居民健康APP系统建设,覆盖全疆1099个社区服务中心/卫生院,10525个家庭医生团队,35736个家庭医生。全疆居民健康APP系统建设覆盖率达94.7%,完成居民健康APP系统建设的县市已全面通过居民健康APP系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工作。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只是新疆在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2010年启动基层卫生信息化以来,新疆实现了从基本医疗服务到公卫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到居民电子健康卡,全民健康体检到医防融合管理,公卫绩效到基层综合管理一系列建设与创新之举。在建设过程中,冠新软件持续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服务新疆,助力新疆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家庭医生服务方面,各地可以学习新疆,推出家医服务升级版,让家医服务内容、措施、水平升级,强化“五个拓展”,来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