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政策使用条款访问声明MK(中国)智慧医共体案例招贤纳士基层医保结算清单核查系统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报表系统基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基层电子病历系统基层移动公卫+两卡制基层医防融合慢病管理平台基层综合预约服务平台基层全民健康体检检后追踪管理平台基层超融合自助机基层 全民健康体检系统基层 预检分诊及排队叫号管理系统基层 统一移动支付平台基层 电子病历点评系统基层 村卫生室执业人员管理信息系统绩效基层院内绩效考核系统绩效 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评价管理系统绩效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平台绩效 公共卫生绩效考核平台绩效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系统绩效 医共体绩效考核平台平台 全民体检数据分析平台平台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解决方案平台 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平台 分级诊疗信息平台平台 健康档案开放共享平台平台 电子健康卡管理平台平台 双向转诊管理平台平台 远程会诊管理平台平台 远程影像诊断云平台平台 远程心电诊断云平台平台 远程检验共享云平台平台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系统平台 区域病案质控平台平台 乡村一体化管理系统平台 人财物统一管理系统平台 综合管理平台平台 直报系统平台 区域医学检验信息系统(LIS)智慧医院 慢病信息化管理系统智慧医院 电子健康卡(患者主索引)系统智慧医院 医院绩效考核系统智慧医院 单病种质量控制及上报管理系统智慧医院 DRG智慧医院 病案MK(中国)质控系统国家基层医疗卫生综合管理平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系统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平台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评价和监测系统国家村卫生室执业人员管理应用系统国家医疗管理服务信息监管平台全民健康信息化保障工程-财务监管子系统国家卫生健康委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管理平台省级 电子健康卡 卡管平台项目省级 国家公立医院 绩效考核平台项目省级 海南省城市医联体 及紧密型县域医共 体信息化平台省市级 张家口市远程会 诊平台项目省市级 淮北市区域平台省市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全民健康体检省市级 安徽便民服务平台省市级 安徽家庭医生 签约平台省市级 新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省市级 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省市级 济南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系统省市级 巴盟基层医疗机构管理系统省基层卫生综合管理平台区县级 智慧医疗项目区县级 紧密型 医共体项目区县级 两卡制项目区县级 献县智慧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支付方式改革案例 市县区支付方式改革项目

全国医院专项整治来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附解读)

发表时间:2025-06-25 00:05

图片


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师法》《中医药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等法律法规规定,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决定在全国开展为期1年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压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堵塞风险漏洞,完善医疗机构内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自我管理机制,有效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加大监管工作力度,强化医疗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和问题整改,在全行业进一步树立质量安全意识,切实保障患者安全,有力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

二、整治范围

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含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以下简称医疗机构)。

三、整治内容

(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问题。重点整治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未落实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职责,未成立由其担任主任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未指定或者成立专门部门具体负责日常医疗质量管理的问题;各业务科室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未指定专人负责科室日常医疗质量管理等医疗机构院、科两级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的问题。

(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重点整治医疗机构未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要求,建立健全本机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细化完善并严格落实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问题;重点整治未落实《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等有关要求,建立健全手术分级管理目录制定、医务人员授权、患者术后管理、医疗机构内部督查等有关制度的问题。

(三)医疗质量安全工作机制落实不到位问题。重点整治医疗机构未形成医疗质量安全工作管理闭环,未建立并落实定期督导、考核、通报、反馈机制,主要负责人未按照要求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医疗质量安全工作等问题;未落实“以质为先”的绩效管理理念,未建立以医疗质量安全为导向的绩效分配机制,未将医疗质量指标情况作为科室综合目标考核和绩效分配依据等问题。

(四)医疗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不健全问题。重点整治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意识不强、医疗安全风险识别防范和应对能力不足,未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理念,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机制不健全、落实不到位,未督促引导医务人员主动报告不良事件,未及时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开展系统性改进工作、建立健全应急处置预案等问题。

(五)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问题。重点整治科室及医务人员首诊负责制度落实不到位,推诿拒诊患者、延误急危患者抢救的问题;三级查房制度落实不到位,未按规定时间、频次查房,未对四级手术患者和疑难危重患者进行重点查房的问题;术前评估、麻醉评估、术前讨论、手术安全核查和围手术期管理等制度落实不到位,值班和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到位,安排值班力量不足、值班人员擅离职守,影响患者安全的问题。

(六)医疗文书书写、管理不规范问题。重点整治医疗机构病历质量控制制度不健全,日常管理不到位,病历书写不及时、不完整、不规范的问题,电子病历复制粘贴导致记录错误的问题,伪造篡改病历问题,以及未经亲自诊查开具医学证明文件等医疗文书问题。

(七)医院感染管理不到位问题。重点整治未落实医疗机构院感管理制度规范,违反无菌操作技术规范和隔离技术规范,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未按规定报告等问题。

(八)泄露患者隐私问题。重点整治医疗机构对患者隐私保护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制度不健全,日常教育监督和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漠,违规留存、拍摄、复制、传播患者影像资料、病历信息的问题;诊室、病房、更衣室、手术室、检查室等重点场所隐私保护机制不健全,巡视检查不到位,泄露患者隐私的问题。

(九)电子病历系统管理不到位问题。重点整治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查阅权限授予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无关人员随意查阅患者病历信息的问题;医务人员对电子病历系统登录秘钥、口令管理不到位,随意授权他人使用,影响医疗质量安全和患者隐私安全的问题。

(十)医德医风建设管理不到位问题。重点整治医疗机构医德医风建设管理和培训教育不到位,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方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失察失管,对线索举报、群众反映问题处置不力的问题。

四、工作安排

(一)启动阶段(2025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印发工作方案,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动员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结合实际,做好辖区内专项整治行动的动员部署。

(二)自查自纠阶段(2025年7月—9月)。医疗机构对照整治内容,组织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梳理,建立问题台账,分析问题成因,提出改进措施,明确责任部门,抓好问题整改。

(三)集中整治阶段(2025年10月—2026年3月)。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疾控管理部门,下同)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及时掌握辖区内有关医疗机构自查自纠问题台账和整改情况,对自查自纠不彻底、问题整改不到位等情况进行重点督促指导,对共性问题加强研究,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加强调研督导和工作调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进行针对性指导。

(四)总结评估阶段(2026年4月—5月)。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认真总结本辖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情况,推进制度建设,强化常态化监管。在各地总结的基础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进行全面总结评估,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并在全国范围内通报,形成高压震慑态势。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谋划部署。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有关医疗机构要深刻认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对卫生健康事业和人民健康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抓好本次专项整治行动落实。要细化政策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层层压实责任,落实落细各项工作,确保专项行动有序开展。

(二)加强监督指导。有关医疗机构要主动查摆问题,多渠道收集线索,及时调查处置,对于违反有关规定,影响医疗质量安全的责任科室和个人,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大监督指导工作力度,及时掌握辖区内医疗机构专项整治行动落实情况。对整治工作流于形式、敷衍了事、落实不力的医疗机构,要严肃追究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领导责任。

(三)加强教育引导。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有关医疗机构要加强对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宣贯培训,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质量安全意识,在全系统形成对专项整治行动的正确认识,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要注重加强正面引导,强化职业精神教育,不断提升医务人员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


图片


《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解读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国家疾控局综合司联合印发了《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自今年6月起到2026年5月底,开展为期1年的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现对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为什么要开展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医疗质量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获得感,是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基石。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

前期,我委组织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2023-2025年),从基础质量安全管理、关键环节和行为管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等维度提出了具体工作措施,在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在工作中发现医疗质量安全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制度要求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基础医疗质量安全还需要进一步夯实。同时,随着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增加、医疗技术水平发展,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还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为切实保障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工作取得实效,在全行业进一步树立质量安全意识,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等三部门决定在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的最后一年,同步开展为期1年的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围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切实加大对目前在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解决力度,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二、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

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主要对目前医疗行业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整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整治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问题;二是整治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三是整治医疗质量安全工作机制落实不到位问题;四是整治医疗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不健全问题;五是整治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问题;六是整治医疗文书书写、管理不规范问题;七是整治医院感染管理不到位问题;八是整治泄露患者隐私问题;九是整治电子病历系统管理不到位问题;十是整治医德医风建设管理不到位问题。

三、如何开展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方案》将工作安排分为启动、自查自纠、集中整治和总结评估四个阶段,启动阶段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疾控管理部门,下同)要结合实际,做好辖区内专项整治行动的动员部署。自查自纠阶段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含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下同)要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梳理,抓好问题整改。集中整治阶段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有关医疗机构的指导和监管。总结评估阶段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总结本辖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情况,推进制度建设,强化常态化监管。

为保障专项整治行动落到实处,《方案》对有关工作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一是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有关医疗机构要细化政策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层层压实责任,落实落细各项工作,确保专项行动有序开展。二是有关医疗机构要主动查摆问题,多渠道收集线索,及时调查处置,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大监督指导工作力度,及时掌握辖区内医疗机构专项整治行动落实情况。三是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有关医疗机构要加强对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宣贯培训,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公司
联系
法律

——————————————————————————————————————————————————————————————

——————————————————————————————————————————————————————————————

产品
邮箱:gx@greatsoft.net.cn
TEL:010-62962628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66号东升科技园北领地C区2号楼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