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正式启动 88亿中央资金支持基层医疗建设发表时间:2025-08-06 16:39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正式启动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聚焦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短板弱项。 一方面,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统筹中央资金约88亿元,重点支持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建设,推进医学影像、心电诊断、检验检测、消毒供应、共享药房等五大资源共享中心提标扩能,加快实现“乡镇检查、县级诊断、结果互认”,切实筑牢基层医疗网底。另一方面,加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依托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通过远程医疗、巡回诊疗、对口帮扶等方式,累计服务基层患者400多万人次,同步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打造“留得住、干得好”的基层医疗人才队伍。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进一步强调,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将加快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目标。目前,中央资金已支持约600个县域医共体改善基础设施,配备医疗设备超1.1万台(套),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模式,显著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同时,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通过建设紧密型医联体和专科联盟,累计开展远程医疗服务110万例次,下沉服务基层患者300万人次,为基层医疗注入强劲动能。 县域医共体:整合资源,破解基层医疗难题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破解基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服务能力薄弱的关键举措。通过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资源,构建三级联动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双向转诊和统一管理。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还通过信息化手段打通了上下级医院的数据壁垒,让患者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当前,我国医共体建设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覆盖全国2188个县市区,已形成“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的医疗格局。然而,专科能力不足、人才短缺、信息化水平参差等问题仍需突破。在此背景下,数字化、智能化的医共体解决方案成为关键抓手,通过标准化服务流程、动态监测绩效指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医疗资源下沉与分级诊疗落地,真正实现“小病不出县、大病有保障”。 冠新软件:以数字化赋能医共体高质量发展 冠新软件深耕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二十余年,始终与国家医疗政策保持高度同步,积极参与医疗政策研究、指标体系制定及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产品和服务已应用于全国32万余个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居民8.2亿。 ![]() 在医共体信息化建设中,冠新软件深度参与政策研究与标准制定,是“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评价和监测系统”等多个国家级监管平台的承建单位。 ![]() 冠新软件自主研发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解决方案,严格遵循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发布的指导方案及统计信息中心建设指南,聚焦基层实际需求,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核心资源,构建起“县级医院+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紧密型协作共同体。方案有效解决了专科能力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目前已在海南、新疆、河北、安徽、山东、内蒙等多地成功落地运行,显著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便捷的就医体验。 未来,冠新软件将秉持“让健康更容易”的理念,紧跟医疗行业发展趋势,加大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不断优化和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解决方案,持续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提升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