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和田地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现场推进会成功召开发表时间:2022-04-25 14:01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和田地委、墨玉县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地区、墨玉县卫健委的指导下,4月15日,2022年和田地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墨玉县医共体总院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由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伊尔扎提·扎达、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处四级调研员罗勇、自治区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处副处长傅勇忠、新疆医学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居来提·赛买提、和田地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李国良、和田地区行署副专员阿不都热西提·吐送、地区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副主任李江辉、地区医保局党组副书记、局长赵文、墨玉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肖开提·亚生等领导出席,地区医保局、人社局、财政局负责领导、各县市县委分管领导、各县市卫健委、医疗机构负责人等120余人参加。 医共体推进会现场 本次观摩会参会人员上午分成2组分别到墨玉县医共体总院人民院观看医共体11管理中心运行及制度建设情况、医院文化建设、重点学科建设(颌面外科、泌尿外科)、中医科建设、远程共享中心建设、120急救指挥中心、三医联动建设情况、分级诊疗运行情况。到扎瓦镇分院观看信息化建设情况(HIS、PACS、EMR、LIS等)、中医药服务、急救站运行情况、手术室建设运行、远程会诊服务、专家名医工作室、血透室等工作开展情况,到扎瓦镇分院玉吉买阿依拉村卫生室观看远程会诊服务、居民健康APP、家庭签约医生等项目运行情况。 参观现场 系统操作演示 当日下午,观摩组在墨玉县医共体总院外科楼12层会议室召开医共体推进会。地区区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李江辉同志通报和田地区第一季度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情况。墨玉县作为县市发言代表之一就本县医共体建设情况作了汇报。以信息化建设为中心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墨玉县医共体建设的一大亮点,墨玉县围绕改革定位,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 和田地区墨玉县医共体信息化项目建设是在墨玉县卫生健康委员会为监管单位下,以墨玉县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实现对2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6家基层医疗机构与423个村卫生室的全覆盖。 医疗机构建设业务系统主要包括基层HIS系统、基层公共卫生系统、全民健康体检系统、化验室LIS系统、影像科RIS系统、心电图室远程心电系统、家庭医生签约系统、合理用药系统、辅助诊疗系统、双向转诊系统、电子病历点评系统、远程影像诊断系统。 监管机构服务建设内容包括医共体服务信息平台、医共体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卫生综合管理平台、全民健康体检综合管理平台、公共卫生绩效考核系统、电子病历质控中心、家庭医生监管、基层医疗-综合管理系统、基层公卫-综合管理系统、医共体牵头医院运行管理平台。 目前,和田地区墨玉县的“县域医共体项目”实现县市内跨机构、跨区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不同区域与级别的医疗机构之间业务协同,规范统一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科学高效实时的决策分析,做到有序就诊、有序服务,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改革目标。 在数据分享、科学监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方面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 数据分析:医共体综合管理对医疗机构对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全民健康体检服务等进行分析,为公共卫生应急、绩效考核、资源优化、科学合理的制定政策提供数据依据。 2. 科学监管:医共体综合管理对医疗机构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实现签约过程、签约数量、覆盖率和人群分布、签约内容、续约情况、费用等的监测评价,并对履约服务过程、服务满意度等进行监督管理。 3. 信息共享:医共体运营监管将医共体的运营情况如上转人次、下转人次、会诊申请及相关业务量进行统一分析并支持报表打印、逐级查阅等功能,最终以不同报表形式进行统计、分析展现在监管领导面前,使监管领导对辖区内医疗资源信息分布情况一目了然。 4. 业务协同:在全民体检业务开展过程中,要求基层医疗机构不仅需要给居民做体检工作,还需在公共卫生系统中进行档案的更新、建立、体检信息的录入工作。由于基层医疗机构专业人员的匮乏,导致业务进度较慢,区域影像诊断中心、远程会诊以二级以上医院为中心,共享医院影像医疗团队资源协助基层成员完成影像判读与诊疗,影像报告的填报。 上午,参会人员在人民医院、卫生院、村卫生室分别观看了系统的使用情况和效果,并对冠新软件提供的医共体信息化系统及整体解决方案表示认可。新疆医学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居来提·赛买提同志作专家点评讲话,同时对墨玉县医共体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冠新软件作为墨玉县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的承建单位,在和田地区多个县市实施完成了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冠新软件帮助和田地区实现了医共体各个医疗机构信息的互联互通、医疗资源有效融合;实现与上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对接,实现区域平台的健康档案调阅。在医院信息化服务方面,以互联网+基层健康管理服务应用为手段,为患者在线提供常见病、慢性病的复诊随访管理和远程指导。 |